云计算带动数字时代的产业融合升级
在数字经济时代,强大的制造业已成为了国家整体实力的根本。智能制造加速了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不仅解决了传统IT成本高、部署周期长、使用管理效率低下的难题,在数字时代云计算更大的价值在于,快速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带动产业融合和升级,培育和推进了新兴服务型制造业,更为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附加值和规模提供了弹性支撑和服务创新空间。
云计算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备和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先进制造技术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环节,产业附加值低。发展智能制造业成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重要途径。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平台。如何通过云计算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提质增效,通过产业协作平台提高服务创新能力,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转化成产业升级新动能,成为智能制造的战略目标。
· 提质增效
通过新技术提质增效(提高质量、增加效率)成为提高现有制造业运营效率的起点。相对于传统的IT和业务系统的分离,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优化了制造业全流程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通过制造业产业协作和重塑,带动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提质、增效、升级。
传统制造业从研发、设计、制造、交付,到运营和管理等,系统之间存在大量数据孤岛,这成为从规模型制造向柔性生产转型的技术瓶颈。同时,不同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难以互联互通,无法通过全流程智能分析提高业务管理运营效率。在数字经济时代,个性化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迅捷响应速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托管云和混合云替代传统IT,以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企业内部运营效率。
云计算深入渗透到制造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能够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经济、快捷地进行IT资源分配,实现实时、近实时IT交付和管理,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不仅有助于促进创造优质附加值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提升了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灵活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 服务型制造转型
提高服务在制造业的占比,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成为优化中国制造业格局的关键。《建设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同时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的要求。
在新经济下,随着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不仅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附加值低、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同时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隔离,导致协作创新能力低下,难以实现高效协同生产。在数字经济时代,提高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和实现产业链协作创新,成为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型的关键因素。
云计算作为制造业服务创新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软件服务、协同服务、数据服务,形成资源共享、供需对接的生态服务,实现跨行业和跨企业的协作创新;同时,云计算平台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和全球协同,在延伸和提升价值链的同时,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型转型。
· 产业智能化升级
“建设制造强国战略”要实现的是整个制造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中国政府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让“建设制造强国战略”在技术上具有高起点,为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奠定基础。基于大数据云的产业协作平台,让数据智能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制造业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因素。
德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如西门子,正在打造工业4.0平台以推动智能制造的进程。在“建设制造强国战略”政策驱动下,中国制造业领先企业纷纷开发智能制造平台,让制造业能够短平快地利用智能云平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转化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加速传统规模制造向个性化用户驱动的全智能生产转型。
云计算产业平台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的协作创新,在保证各方数据权限管理前提下,通过应用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用户体验,更迅捷满足用户需求。在业务全球化过程中,云计算产业平台以整个制造产业为依托,并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通过产业智能化协作的平台化,加速制造产业的智能升级。